何仙姑引橘紅
話說很久很久以前,在南國名山中火嶂腳下有一條村子,村里住著幾十戶何姓人家,百幾號人。這些村民呀,不知何緣何故,竟十有八九都犯有咳嗽病。求醫(yī),醫(yī)不好,求神,神不保,這可苦煞了黎民百姓呀!
有一日,突然烏云密布,雷電交加,接著風(fēng)雨大作,一陣“鬼旋風(fēng)”吹到,把一個小姑娘卷到村邊。小姑娘從天而降,引來許多人圍觀,村里有個何老伯,見姑娘奄奄一息,忙抱她回家中灌了山草藥,不出半個時辰,姑娘倒也漸漸清醒,行動起來。何老伯見她年方十四、五歲,生得眉清目秀,甚是精乖伶俐,便問:“小姑娘是何方人士,姓甚名誰?”小姑娘說:“我沒爹沒娘,也沒名沒姓,在南山給一家財主放牛,只因一陣大風(fēng)把我卷起,便不知天地。”何老伯說:“我倆老沒兒沒女,你可愿意做我女兒?”小姑娘哭出兩眶眼淚,說道:“今生今世愿做您倆女兒。”小姑娘說罷忙下跪,謝過父母,何老伯倆老無不歡喜若狂,說道:“人要有名姓,你就叫做何氏女吧。”自此,何老伯一家三口有說有笑,日子過得很是快活。這何氏女便是后來得道成仙的何仙姑。
住上幾日,何仙姑卻發(fā)現(xiàn)了母親時常咳嗽,咳嗽發(fā)作,連咳百幾十下,直累得母親眼發(fā)白,卷作一團,好不心驚!走出屋去,也聽得左鄰右舍咳聲連天。怪哉!何仙姑問父親為何不請醫(yī)服藥,父親說:“已拜盡山神,訪盡名醫(yī),不可救藥呀!”何仙姑說道:“救命救性,仙姑我有法。”父親說:“傻女,哪有法呀?”何仙姑口里好說,卻是眼碌碌,口啞啞,束手無策,無策束手哩。
一天夜里,何仙姑睡了一個甜甜的夢:為普救眾生,她別了父母,走了七七四十九天,訪了九九八十一個村子,鞋底踏破了,腳板磨穿了,肚子餓扁了,口水吞干了,她走到一道山溪邊,正想捧起一口溪水喝時,面前站著一位仙人,仙人自稱呂洞賓,他說:“難得何仙姑一片熱心腸,上中火嶂吧,那里有一種橘紅樹,所產(chǎn)橘紅,可止咳化痰健胃行氣。”經(jīng)仙人指點,何仙姑上得山來,摘了一藍(lán)橘紅速速下山,立即煎熬水分發(fā)村民,但凡有咳嗽患者,一夜之間化痰止咳,身強力健。村民歡呼雀躍,把何仙姑高高托起。這一托起,倒樂醒了何仙姑。次日一早,何仙姑把美夢告知何老伯,何老伯笑了:“仙姑呀,為父也早聞有橘紅可止咳化痰,可哪里尋呀!”仙姑說:“我要上中火嶂尋橘紅。”父親說:“中火嶂高萬丈,地勢險要,又有虎狼山?jīng)],不知傷害了多少性命,你一個小姑娘,要上中火嶂,難于登天呀!”仙姑說:“為了給良民百姓解疾苦,就是上天我也要登!”何仙姑要上中火嶂驚動了全村男女老少,大家紛紛贊成。何老拗不過仙姑,只好作罷,便叮囑道:“一個小姑娘上山不便,你就女扮男裝吧。”何仙姑想來也是,便打扮一番,拜過父母,別了村民,一路往中火嶂走去。
卻說何仙姑來到中火嶂山下,眼前好驚人!風(fēng)聲呼呼,狼聲嚎嚎,樹木參天,懸崖峭壁。仙姑合上眼,一咬牙說道:“就作登一回天!”她見坡就爬,遇石就攀,見果就摘,遇水就喝。說了怪,山間虎狼見這少年,也遠(yuǎn)遠(yuǎn)躲避,仙姑心里暗喜,天助我也!
不知行了多少天,也不知走了多少夜,這一日,何仙姑來到一個山寨口,這里真是好風(fēng)景:一個涼亭,亭內(nèi)擺有方桌,桌上有茶水果品,桌邊有椅凳,也罷,吃飽喝足再作打算。仙姑好不客氣,捧起茶水就喝,拿起水果就咬,待水足肚飽,正欲起程時,突然不遠(yuǎn)處飄來一陣嘻嘻哈哈笑聲,她循聲望去,卻見是三五個花枝招展的姑娘一齊擁來,領(lǐng)頭一個不時說:“人種來了,人種來了!”仙姑看著一班嘻笑姑娘,不知所措,進(jìn)不得,退不能。領(lǐng)頭的姑娘說:“好少年,等你好苦呀,快跟我們回去見娘娘。”說罷,幾個姑娘連擁戴推地把何仙姑纏到山上。
原來,這里是一個女人國,沒有男人,為尋夫婿,女王在各寨口擺下果筵,好招夫君。眼下何仙姑不知中了女人國圈套,她糊里糊涂被帶入宮中,但見,王宮金碧輝煌,燈紅酒綠,香氣飄逸,笙歌音美,弦管聲諧,好一片歡樂景象。何仙姑看呆了,領(lǐng)頭姑娘推了仙姑一下,說道:“還不快快拜見娘娘!”何仙姑抬起頭來,向前一望,龍鳳呈祥畫幅下坐著一位端莊姑娘。這是女王娘娘。娘娘笑容可掬,眼前突然一亮:好個男兒,目光炯炯,氣宇軒昂,不肥,不瘦,不高,不矮,果然是一表人才,英俊少兒!當(dāng)下,立即開筵款待。待何仙姑半醉時,娘娘說:“擇個吉日,再同你成親。”何仙姑道:“我有要事,不許久留,更不可成親,望娘娘放過少年。”娘娘說:“事到如今,由不得你了。”說罷,命眾姑娘把何仙姑帶回客房。何仙姑心里叫苦道:“這是一個女人國,要的是男兒人種,我只身上山,只求尋藥,況且我又是女兒一個,該如何是好哩!”過了片刻,心里又想道,不如順?biāo)浦?,先同娘娘成親,再把緣由稟明,或可得到娘娘相助尋藥,只好這般罷了。
隔了三日,果然是良時吉日。一早,王宮里就張燈結(jié)彩,鑼鼓喧天。辰時剛過,笙歌驟起,舞女翩躚。巳時三刻,筵席大開,觥籌交錯,酒令陣陣,如此這般,直鬧到傍晚時分,有道是,洞房花燭夜,光陰貴如金。又有道是,只恨紅日落得遲,又怕朝陽起得早。酉時剛交,娘娘便邀仙姑雙雙入洞房。正是,柳色映眉妝鏡曉,桃花照面洞房春。此時,娘娘如癡如醉,仙姑卻是心清肚明。只見娘娘走近前來,一把扯住仙姑,俏語嬌聲,說道:“夫君,還不快快脫衣上床?”娘娘話聲剛落,不料仙姑卻放開喉嚨,失聲痛哭。娘娘不知緣由,細(xì)細(xì)盤問,仙姑即一五一十猶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說罷女扮男裝上山尋藥之事,感動得娘娘淚花直流。娘娘道:“難得仙姑有為民解疾之心,娘娘倒也助你一臂之力。山上有橘紅一枝,果子一雙,羅仙翁親手所種,均贈予你。速速下山唄。果子煎水救民,樹苗栽種繁植,造福普天下良民。”何仙姑感激涕零,次日一早,便手捧寶藥順山而下,不在話下。
卻說何老伯何大嬸,自從何仙姑上中火嶂大山后,早盼晚盼不見女兒回返,急得團團作轉(zhuǎn),村中大小,也分外擔(dān)擾。這一等,竟是等了一個余月。這一天,何仙姑突然手捧橘紅寶藥回到家中,喜得何老伯倆老哭作一團,村中男女老少也紛紛擁來。當(dāng)下,何仙姑把娘娘贈送的橘紅果熬了藥水,分發(fā)各人吃喝下去,又把樹苗栽種地里。真是仙丹妙藥,一夜天光,村中凡咳嗽患者統(tǒng)統(tǒng)化痰止咳,個個身強力健。種下的橘紅樹,也生根開藥花。如此神奇,人們無不奔走相告。
很快,橘紅治咳的神奇?zhèn)鞯绞埞俑?。州官召見了何仙姑,說道:“何仙姑,你為州民排憂解難,功德無量,不如移植橘紅到石龍寶山,世代繁衍,造福人類,更光照后人?”何仙姑回答道:“橘紅乃民間良藥,官府不可獨占己有。為普渡眾生,我可把橘紅移植到寶山腳下,如何?”州官頻頻點頭稱是。不日,橘紅樹便從中火嶂移到石龍寶山腳下,成為正宗橘紅。
且說,何仙姑上中火嶂尋橘紅,不覺已過三秋。一日,宛然思念起娘娘,心想,如果不是娘娘相助,哪得橘紅救苦救難益良民?不如擇日再上山去感恩戴德。一日,何仙姑重上中火嶂到達(dá)山頂時,昔日所見女兒國已不復(fù)存在,真好奇怪。正是三伏天時,何仙姑既累又渴,走著走著,突然前面出現(xiàn)一口天池,呈月牙形,碧水見底。這時,一個牧童正在給一頭壯實的白水牛淋浴。那牧童向她走過來,突然,像雷擊一般,頓時昏迷過去,牧童慌忙從背囊里取出一包藥,用天池的水給她灌入口里,不多時,何仙姑倒像脫胎換骨一般,渾身輕飄飄。原來,這牧童是仙人呂洞賓的道童,橘紅乃呂洞賓所種,娘娘只是借花獻(xiàn)佛。道童給何仙姑喂的正是云母粉,這是一種仙藥。片刻,何仙姑已得道成仙,從此開始云游四海。